分类: 行业研究

research

08 3月 2020
POC insight

POCT(现场医护技术)的创新与投资研究

 

优质医疗资源的短缺和老百姓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此研究报告中,弈投医疗健康研究团队基于患者需求变化、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国内外案例等多维度客观分析论证POCT(现场医护技术)的创新路径和投资价值,并对POCT赋能基层医疗提供案例建议。

70%以上的患者已经具备消费者特质 

  • 患者将比医生更善于使用互联网信息工具。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对医生言听计从,而是要求诊疗过程全透明化;
  • 从未有过的信息化发展,使患者开始倾向于使用各种便利工具对健康和疾病进行自我管理。患者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医疗知识和对疾病预防的渴望,并希望能够平等的与医疗机构协同互动;
  • 在过去10年里,随着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各种管理政策的非延续性调整,患者对价格和效果更加敏感。他们希望能够“清楚消费,明确结果”

2010年到2019年,是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在中国医疗市场急速扩张的10年,也是患者的行为特质向消费者行为转变的黄金十年。移动医疗或互联网医疗在传统医疗体系中的不断创新,促使患者在健康消费方面变得更成熟。根据弈投的研究数据显示:在人口密度相对比较高、经济发达地区,43%左右的初诊患者在预约医生前会通过互联网或者参考书籍获取相关健康状况或疾病的基础知识;12%左右的初诊患者会通过互联网虚拟医生进行试探性诊断;8%左右的患者会对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以确认诊断结果的可靠性以及收费的合理性。


德勤2019全球健康产业消费者行为调研报告[1]指出:在新加坡,38%的患者更倾向于对医生的诊断结果产生质疑,美国的同类数据为27%;在对医生的诊断结果完全不苟同的方面,美国的为23%,新加坡为6%,丹麦22%。

弈投抽样调研数据显示:虽然中国78%以上的医生更倾向于患者不要过于迷信非医院医生的诊断或者建议,但医生却无法拒绝患者对就医环节透明性的要求,这个趋势在未来10年无法阻挡。


德勤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40%的消费者正在使用各种健康相关技术工具,其中60%采用家庭类健康管理工具对身体状况进行监测。虽然苹果公司在硬件方面销售呈下降趋势,但Market Realist分析[2]指出,2019年来自服务方面的收入占比达到21%。基于苹果公司在医疗健康工具方面的创新和收购(Fitbits, Gliimpse),Business Insider预测到2027年苹果公司来自健康领域的收入将达到3000亿美金[3]. CBINSIGHTS引用FDA专员Scott Gottlieb的话说[4]:“新的医疗设备通过对消费者赋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医疗保健。”


弈投研究数据显示:和10年前相比,76%以上的中国患者对医疗的消费和产出更为敏感,因为有更多的渠道对医院、医生和医疗服务质量进行比较,包括价格、 满意度、口碑等方面,并可以在诸多的社交媒体上进行互动讨论。同类的数据美国为53%,新加坡为45%。同时,根据中国家国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4到2018年间,中国居民个人医疗支出的年增长率超过11%,与此同时,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呈下降趋势,年递减率为2-3%[5]。

案例研究: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和挑战

因此医疗机构应该从宏观上重新定位自己与患者的关系,并优化服务流程与服务内容,这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根本所在

按照国家政策及医疗生态,至少80%以上的医疗服务应该下沉在基层,但目前实际情况是60%以上的门诊量由3.3万家综合医院分担。

医疗设备、信息化平台与优质医护的匮乏是基层医疗机构最主要的短板。

从2014年到2018年间,虽然基层医疗机构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71%, 但是数量依然是综合医院的30倍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这个期间,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门诊量不到40%,剔除部分可能包含的共卫服务如疫苗注射等就诊人次,基层医疗机构实际承接的门诊量估计在30%左右(如表-1所示)。

全球POC市场预测

  • 在未来全球POCT端的检测、诊断和健康管理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6%,其中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4.2%;
  •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流行的趋势,使得POCT 技术在基层医疗临床的作用尤为突出;
  • 用户体验成为POCT创新方向的指南针;


Users of Point of Care

German scholar Dr. Sandeep Kurmar Vashit defined POCT as a technology that can provide real-time detection, monitoring, and health management at the point of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is characterised as being real-time, rapid, and cost-efficient [7]. Although Chinese research institutions tend to classified POCT as a branch of in vitro diagnostics (IVD), a manuscript that is published on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Point of Care in September 2019 believes that as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next-gener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patients behavior shift, as well as increasing pressures of healthcare system and continuous health policy adjustment in many countries,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large countries have launched Point of Careology as an independent program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Through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y adjustments, the community based clinics will be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the primary forces for providing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8]. And the users of POCT are defined as community hospitals, critical care unit, family doctors and third-party laboratory testing institutions.

In the future, the global POCT testing, diagnosis and health management market will grow at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9.6%, with emerging markets represented by China and India growing at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more than 14.2%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and chronic disease epidemics make POCT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primary care clinics;

User experience has become a guideline for POCT innovation

The global POCT market in 2018 is $18 billion. It is predicted that by 2026, the size of the global POCT market will reach approximately $50 billion,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9.6%. Emerging markets such as China and India have a conservative CAGR of 14.2% due to a weaker starting medical infrastructure. Factors that drive the growth are listed belo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rough constant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diagnostic devices is made more compact (convenient), laboratory autom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re continuously improved (time efficient), and low-cost high-quality medical solutions are emerging (cost efficient), all of which will be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rapid market growth.

Market demand: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and the growth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have boosted the market demand.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approximately 425 million adults worldwide have be diagnosed diabetes in 2017-18, and this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rise to 629 million by 2045 [9]. The POCT blood glucose meter and hemoglobin A1C instrument has been clinically proven to increase the medical compliance of diabetic patients and make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more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Capital market: Growing funding available from multiple public foundations is also driving the growth of the POCT market. In November 2018, the Massachusetts Medical Device Development Center, has received a  $ 7.9 million funding from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that is designated for advancing Point-of-Care Technologies. Many private entities such as Dartmouth College, California Polytechnic, and global organizations have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POCT development program. In August 2018,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nounced a certification program for POC testing professionals to improve their diagnostic testing outside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lication: With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advantages of POCT by doctors and patients, who are more inclined to use POCT devices. POCT operation does not require much professional skills, thus small clinics and medical department can use this type of devices for diagnosis without hiring senior staff, which is one of the key driving forces to the market. Patients hope that the POC service can create better customer experiences and the doctors hope the medical procedure can be empowered. Therefore, they will be eager to share data with trusted partners, and they want their own health data to create an harmonious eco-system, which allow them to view and access numerous services anytime, anywhere, and not be hurdled by the obscure management system.

Case study: Siemens POCT and service solution

On November 7, 2016, Siemens Healthineers announced the acquisition of Conworx Technology GmbH, a German provider of POC data and open connection system, which kicked off Siemens’ own POC ecosystem.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introduction of the Siemens Health Department, Conworx Technology GmbH’s POC-based service solution is integrated into two subsystems: 1) data that focuses on the redesign of primary medical workflow and 2) POCcelerator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 data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ntelligent operation efficiency, which can connect and manage all types of POC devices on a single platform, or scale up with UniPOC Data Management System [10].

Once the integration was accomplished, Siemens Health Department formed a POC product series with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foundation;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intensive care as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blood, urine, blood glucose, heart, and blood coagulation as the final testing product, which are compatible with 2,800 types of diagnostic devices world-widely, as shown below:

Siemens product family at POC

POCT innovation direction

In the past 5 years, international giants such as Siemens, Abbott, Roche and Johnson & Johnson have continuously expanded their penetration into the POCT market through internal R & 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ough this area was not appreciated by them back to 5 years ago. Representative startup companies such as iHealth Lab, Cellmix, and Alere also continue to make breakthroughs in subdivided fields. However,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technologies by the TMFOX medical team, we believe that: no matter it is medical equipment em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uch as early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cancer, or detection equipment based on molecular technology, such as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r the detection products based on biosensing or biochip technology, the ideal POCT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with primary medical care:

Empowerment for health management and compatibility with related data platforms;

Test or diagnosis can provide timely results, and no secondary technical confirmation is needed if possible;

Ability to continuously monitor changes in human condition and perform health assessments and early warnings;

Can provide therapeutic effect to some ext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s of POCT technology innovation exceed the eth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doctor services, which is the biggest problem of POC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t present. Work efficiency and consumer costs are two other innovation indicators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POCT empowering health care will be the trend

In the future, market forces such as retail, insurance, internet, community service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will bring consumers toget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novation of the primary medical system. These forces will drive traditional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regulators to make concessions and get involved in innovation.

In the next 10 years, the global economic will be in turmoil, relative to the short lifespa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weakness of fixed income investments, investments based on POC and POCT will provide safe returns and lead a growth trend (CAGR greater than 10%).

POC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biosensors, biochips) can completely replace some of the human labor in the medical system. We have every reason to believe that machine learns faster than human does, and that machines are not affected by emotions and physical limit.

POC should be on the front line of healthcare and bear at least 80% of the outpatient volume. As long as the quality is guaranteed, the service is convenient, and the price is affordable, there will be no doubt that patients are willing to accept the proximate primary medical service.

In September 2019, a global retail giant Walmart opened its 10,000-square-foot clinic to public in Dallas. At the same time, Amazon care has completed its one year trail operation and officially opened to its three million employees in Seattle.

Similar to its main business positioning, Wal-Mart targets consumers within the radius of its own supermarket coverage, provides patients with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diseases, and preventive services such as immunizations, physical examinations,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health check with low and transparent charges [11]. In addition to hiring full-time healthcare workers, Wal-Mart encourages its employees to participate in health education and support.

Similar to Wal-Mart’s original intention, Amazon also entered the field of health car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high medical costs of employees and the poor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and has become the second cross-border robber. Amazon uses a combined service of physical clinics and virtu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tients and doctor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network, and it is equipped with medicine delivery or direct home delivery services.

Elise Amez-Droz, the director of healthcare policy at the Mercatus Center a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comments on Wal-Mart clinic: Wal-Mart Healthcare indicated that private institution can provide high-quality, transparent healthcare services withou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the best way to meet up patients’ changing medical needs is to give patients the final authority in making healthcare decisions.

Endnotes

Deloitte’s 2019 global health care consumer survey finds that the future is now:

Why Apple’s Services Segment Is Critical to Its Growth

Apple Is Going After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Starting With Personal Health Data

How Apple could generate $313 billion from healthcare in 2027 — and why it won’t

http://www.stats.gov.cn/

https://baike.baidu.com/item/POCT

< Point-of-Care Technologies Enabling Next-Generation Healthcar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by Sandeep kurmar Vashit, 2019

《The creation of point-of-careology》, point of care Journal 2019.9

https://www.idf.org/aboutdiabetes/what-is-diabetes.html

https://www.siemens-healthineers.com/en-ca/point-of-care-testing/featured-topics-in-poct/informatics-featured-topics/open-connectivity

https://www.pwc.com/gx/en/healthcare/case-studies/making-a-difference-global-health-usa-case-study.pdf

Acknowledge

We thank those who have provided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in this research work, and pay tribute to their enthusiasm and responsibility for promoting primary-level medical innovation (regardless of ranking):

Yu Huang –Chair, royal capital , shenzhen| Bio

Liang xing Wu – Chair, Shenzhen Jifu Medical| Bio

Dr. Liang Xiao – Director, Cancer department, Shenzhen N.2 Hospital | Bio

Dr. Dahai Zhang – Post Doctor fellow, BC Child &women Hospital| Bio


Authors

ANDY YU |Bio| Andy@1.13.1.253

Mr. Yu founded TMFOX VENTURE PARTNERS in Shenzhen in 2009. He has been committed to building an innovative investment banking business platform that integrates incubation, acceleration, and investment to enhance the growth of high-tech companies, and ha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i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Regional Government. In 2015, TMFOX’s virtual incubation model was promoted nationwide by the Policy Research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as a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 In 2017, he cooperated with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o set up an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class and acted as a technical innovation course tutor. In 2018, the experimental class became a demonstration projec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8, TMFOX’s professional virtual incub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s the technology incubation industry standard by Guangdong Province. Mr. Yu has been working on North American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collaborativ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resources in China since 2015. Currently he focuses on managing Worldiscoveries (North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 Alliance), UW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Life Technology, UBC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Collaborative R & D and technology marketization of medical schools.

Dr. XIAOJIA XIONG|BIO| 784314077@qq.com

Dr. Xiong graduated from the Medical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PhD), and is a practitioner and innovator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a long time, Dr. Xiong was engaged in front-line medical service work a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including serving as the chief physician and resident chief physician. Dr. Xiong has successively held senior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planning work in several doctor groups and primary clinics, and has extensive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innovation and planning experience in primary medical systems.

07 9月 2018

自动驾驶何时才能实现商业化?

陈超峰 弈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智能汽车正在步入加速发展阶段,自动驾驶已成为汽车领域最火热的风口之一。

1、全球自动驾驶融资那些事儿

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7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发生近200起融资事件,完成融资额近1450亿美元。进入2018年,资本对自动驾驶的追捧热度仍在持续,根据已披露的数据,2018年1-8月,全球自动驾驶共发生近40起融资事件,完成融资金额超过67亿美元。

2、自动驾驶的分级

国际自动机械工程师学会(简称“SAE”)将自动驾驶分为L0—L5共六个级别,这也是目前全球通用的标准。

自动驾驶的六个级别

L0传统的人工驾驶;

L1辅助驾驶,在L0的基础上加了单一辅助驾驶功能,如车道偏离预警(LDW)、前撞预警(FCW)、盲点检测(BSD)等;

L2部分自动驾驶,具备组合功能辅助,但由人来观测驾驶环境,并做判断;

L3有条件自动驾驶,在L2的基础上,由机器来观测驾驶环境,驾驶员不需要手握方向盘,紧急情况下通过计算机操作进行判别干预。

L4高度自动驾驶,不需要驾驶员,可以无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但限定区域(如园区、景区内),或限定环境条件(如雨雪天、夜晚不能开);

L5:真正的无人驾驶,全区域,全功能。

在通往自动驾驶时代的道路上,传统车企与科技巨头通往驾驶的路径差别较大。传统车企大多以辅助驾驶为核心,逐步试验并配备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由辅助驾驶过渡到自动驾驶;而科技巨头则直接从无人驾驶切入,以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图和激光雷达等技术综合实现最高级无人驾驶。

目前,L1级已经基本普及,L2级已有部分车型量产,如长安、吉利、沃尔沃、特斯拉、凯迪拉克等汽车品牌均有L2级车型上市;L3级正在开始商业化应用,如新一代奥迪A8就已配备了L3级自动驾驶系统;L4级是目前绝大多数科技巨头研发和测试的重点;L5级是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离商业化距离较远。

我们统计了全球各大汽车品牌和科技巨头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规划。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包括东风、长安、本田、日产等品牌在内的大多数汽车厂商预计在2020年实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的量产,而蔚来汽车、德尔福、谷歌、英特尔、Mobileye、百度等科技巨头均预计在2021年实现L4级高度自动驾驶量产,微软、博世、大众等企业则预计在2022年开始实现L5级完全自动驾驶量产。按照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和业态发展速度,2020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量产,这基本没有问题,但L3—L4—L5的跨越,仅需1年,这基本无法实现。

3、自动驾驶的产业规划

我们再看看我国的自动驾驶产业规划。

根据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图,我国自动驾驶将按照三步走的战略,2020年实现L3级及下级的新车装备率达到50%, 2025年实现L4级新车装备率约15%,2030年实现L5级新车装备率接近10%。再结合接下来要提到的自动驾驶发展遇到的难题,我们认为大多数科技巨头对L4L5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过于乐观。

4、自动驾驶面临的难题

我们将自动驾驶面临的难题分为3个方面——技术难题、法律难题、伦理难题,任何一个问题没解决好,L4、L5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技术难题主要包括传感器、地图、人工智能、通信技术、车联网等。

第一个技术难题是传感器。目前的传感器的性能稳定性、精度尚无法达到高度自动驾驶的要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性能均有缺陷,2018年3月Uber无人驾驶汽车的撞人事件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传感器未检测到行人。另一方面,高性能传感器动辄上万的价格也不支持高度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普及。

第二个技术难题是地图。目前的地图数据无法满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的需求,主要难题有以下几点:

(1)高度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一张精确到厘米级的高精3D地图,目前地图精度无法达到要求,百度的高精度地图也只能将误差控制在20cm以内;

(2)地图要保持每时每刻持续更新,目前生成地图所需的人工智能并不完美,百度地图的人工智能也只能处理90%的数据,需要一大群人来检查和仔细标记这些地图,无法实现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

第三个技术难题是人工智能算法,目前正在上路测试的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均有各种缺陷,以人工智能算法技术最领先的谷歌为例,在其2016-2017年的测试中,其无人驾驶汽车总共“主动脱离无人驾驶状态”272次,还有69次驾驶员选择取消无人驾驶状态。谷歌表示,如果没有驾驶员的介入,无人驾驶车可能会发生13次交通碰撞事故。

第四个技术难题是通信技术,自动驾驶的推广需要大带宽、低延迟的5G网络的能力,以便实时更新路况和获取大量信息,做出正确判断。

第五个技术难题是车联网V2X技术,目前的V2X技术只能实现最简单的应用场景应用,如车辆与交通灯、其他车辆、障碍物等,还无法与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且通信端的信息无法百分之百地保证精确。

除了以上技术难题外,高度自动驾驶还面临法律难题、伦理难题。自动驾驶技术可能涉及的立法领域包括:车辆许可制度、车辆技术标准、驾驶员资格制度、道路交通规范、交通事故责任制度等,各国对自动驾驶的立法仍在摸索中,尚不完善。关于高度自动驾驶汽车的保险制度也是难题。

伦理难题主要是指当遇到危险情况时,自动驾驶系统是应该保护车主,还是应该保护车外面的人?保护少数人,还是保护多数人?

因此,我们预计, L3级自动驾驶是未来5年智能汽车市场的主流; L4级和L5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要到5年、10年之后。

19 7月 2018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之锂电材料深度研究

尹志力 弈投

“锂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动力载体,不仅承担着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中国在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手段。 ”

总结 

新能源汽车大势所趋,动力电池将成为主战场,我们会将持续关注对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关注,后续会将每个跑道进行详尽的探讨和研究,尽情期待…

30 5月 2016

股权顶层设计攻略-第二弹

张小明 弈投

全国首家科技金融孵化器

弈投孵化器,全国首家科技金融孵化器,以硅谷创投的方式为天使、早期、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创业与资本虚拟孵化服务,同时在深圳、温哥华、广州、东莞、常平、惠州、镇江等地同步运营。通过专业的成长管理及系统的资本孵化体系,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与投资能力,为资本市场输送大批具备国际视野及深圳情怀的高成长性、高竞争力、高价值的高科技企业

迄今为止,已孵化450家本地高新技术企业,128个海外孵化项目,其中销售额过亿的企业占比3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79%。目前,25家企业挂牌新三板,75家企业股权融资成功。

导语

在弈投孵化器的各种软磨硬泡下,专业中带点风趣、坐拥众多粉丝的君田商法汇研究中心合伙人张小明律师再次受邀进行了股权主题的第二场分享,同时弈投孵化器的颜值担当合伙人曹璨也加入了干货分享大军。以下内容为根据两位嘉宾现场分享总结形成。

企业引入投资就是用股权去进行融资,如果企业模式比较传统,企业融资的方式会比较单一,绝大多数可能都是债权融资,比如制造类、贸易类企业,手上缺少资金而确实需要扩大再生产的时候,股权融资都会比较困难,即使用股权在银行进行股权质押都可能阻碍重重,这是因为投资人在投资企业时,看的不是企业现状,而是未来的投资收益,传统模式的企业一方面由于企业的评估价值会比较低,另外企业即使股权有价值但是也比较难以变现。说完这些,不是要给企业泼冷水,而是告诉企业在引入投资的时候首先要明白这个逻辑,从而才能更有依据、更有技巧的对股权进行合理的设计。

股权结构几个基本建议?

股权结构期初设置不合理大多以失败收场(太过于分散、核心团队没有股份、前期财务投资人占比过大;

股权结构设置最好的是创始人50%-60%,联合创始人20%-30%,同时预留期权10%-20%;

控制权不等于持股(代持、委托投票权、一致行动协议、双股权-AB股、持股平台)。

如何评估公司的价值?

种子轮、天使轮这些A轮前的估值是谈出来的,不具备客观性,也就是说这类估值不一定得到所有市场的认可,而只是在于谈判双方的认可。 可用到的评估方法有:

“上限法”,当你可能没办法或者暂时没有客观依据来评价某些企业时,会设一个上限,比如设定个估值上限为500万,无论如何不超过这个范围,当如果某些互联网行业的企业模式还不错的,可能上限设定1000万。这种一般以种子期企业为主,也是最原始的估值方法 。

“五好家庭法”,更加直接简单,也稍微合理一点的估值方法,将以下要素根据评估加起来:

有一个好的联合创始人团队,100万;

  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100万;

  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100万;

  有一个相对好的市场前景,100万;

  有一个好的领袖(在公司的股权表决上有一定),100万。

“区间法”,设立一个估值区间,比如在市场上,同类企业估值 200万-1000万,而该企业在这类企业中综合实力属于中上游的,可能就估值800万、1000万。

“现金流贴现法”:现在有不错数据,根据企业未来5年的现金流,测算未来收益率,然后计算出现值作为企业的估值。

“市盈率法”:主要是在预测初创企业未来收益的基础上,确定一定的市盈率来评估初创企业的价值,从而确定投资额。市盈率就是股票价格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

“风投专家测算法”,更专业的计算,通过一定的前期测算,估算5年后的价值,然后再给自己设定一个年化收益率的期望值,然后再根据投资的未来的终值来倒推现在应该拥有的股份比例。比如如果企业5年后价值2500万,希望收益率到50%,那么准备投资10万的话,5年后终值是75.9万,用75.9万除以终值2500万,得出的3%就是这笔10万投资应该占的股权比例。

股权投资的引入方式?

第一种:股权转让?

 此时A和B各出让10%给C,C就有20%,因是股权转让,公司注册资本不会变化。

这个500万的投资法律上是要给A和B,但是C投资500万目的因为企业这个主体需要资金,显然不能实现这一目的。如果A和B将500万以营业外收入或者负债形式转入公司账上,成本过高或投资人不答应。

第二种:股权转让+债权投资?

 A和B各出让10%给C,A为50%、B为30%、C为20%,注册资本不变。此时转让价款为20万,剩余480万如何装入公司?即便后面以债权的形式将480万借给公司。也存在是谁借给公司的问题。

第三种:增资?

C出资25万使公司增资到125万,因此A、B、C股东注册资本中的出资额分别是60万元、40万元和25万元,持股比例分别是48%、32%和20%。此时,25万为实收资本,475万如何方式装入公司?

第四种:溢价增资?

  增资的方式同上,但475万将作为溢价,进入公司资本公积。这里需要注意,将475万元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时,转增后的注册资本为600万元,其中自然人A为288万元,即转增了228万元;自然人B为192万元,转增了152;C为120万元,转增了95万元。而这个里面涉及到,股东个人的交税问题。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股改的时候,认缴的注册资本必须要全部实缴,所以建议在此之前只是天使轮、A轮,如果股东并无实力交税时,不用着急将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

注册资本、实缴资本与企业估值?

 其实,正常情况在在投资前,也就是融资过程中估值与注册资本并无关联。比如认缴的注册资本是1000万,估值不会是1000万为起点。通常只是会考虑与企业实缴资本或净资产。但是,当融资谈判谈完后,增资完成,投资人的入股价格就与注册资本就有关系了。

  如果这家企业注册资本是1000万,但是创始人只拿了100万,公司净资产是100万。当估值也正好是1000万时,投资人此时投100万,占10%,此时公司净资产是200万,持股比例分别是10%、90%,如果今天投资,明天进行清算,那么投资人能拿回原封不动的100万,这个拿回的是实缴的注册资本。

  企业的注册资本100万,A投了100万,当估值是1000万时,投资人投100万,获得10%股权,账面净资产依然是200万,公司明天清算的话,投资人只能拿回20万。原因是,进入资本公积的,就是属于大家的,自然是按股权比例分享。

  也就是说,如果注册资本低于估值,就会出现溢价,溢的是注册资本,科学的说法溢的是净资产。因为是溢价,一部分钱进入资本公积,所以清算时要大家分,但是一开始把注册资本放到1000万,而且估值在1000万以内,就会发现根本没有获得投资人的溢价,投资人投入的钱都是实收资本,等同于拿未来收益和投资人平分了公司的价值,也就是与投资人同股同价。

股权收购与资产收购?

股权收购是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的股权,资产收购是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资产的收购。而如何做出收购类型的选择,主要考虑:1、被售企业的困境 2、收购企业的目标 3、如何绕开收购中不得已的问题4、收购成本的考量

此处省略一个详细的案例,告诉你某个项目如何从负债5个亿,借用社会杠杆建立股权架构后变成收入100亿的详细内幕,同时附加一个完整的股权架构设计图(别怪我太坏咯)

风投协议核心条款有哪些?

1、溢价增资,有关于多少进入实收资本,多少钱是进入资本公积。

2、股权成熟,防止创始人离职。创业者需要考虑是否设定创始人加速期权成熟条件。

3、保护性条款,对创始人股权的转让、赠与、质押、信托等的限制。

4、反稀释条款,也是谈判难度最大的之一,包涵股权比例的反稀释、股权价值的反稀释两个方面。

5、清算优先权

6、董事会条款,主要是公司董事会及CEO的安排条款,这其中创始人、领袖人物的决策权的安排特别重要

7、对赌协议,主要是创业者与投资人者的对赌

对赌协议核心条款?

1.     业绩承诺(收入、利润、客户或者用户);

2.     现金补偿与股份补偿(范围内调整);

3.     回购(大股东);建议投资人根据创业者的家庭压力与实际年龄段给予不同的方案

4.     上市承诺及并购主导权;

5.     一票否决权;

6.     领售权条款;

企业家要冷静的判断和评估对赌条件,客观的评价本轮融资的公司对价,并且充分的接触专业投资机构,巧妙的利用合投形式,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没有足够专业背景的企业,可以最好找专业的朋友或者专业的机构来共同应战。

30 4月 2016

新材料行业最新动态及投资趋势

前言

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各国都在谋求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升级突破,作为21世纪三大关键技术(材料、信息、能源)之一,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发展信息、航天、能源、生物等高新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已成为全球经济迅猛增长的源动力和各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焦点,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材料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大背景下,我国的新材料科技及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成绩;不少新材料领域的创业项目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大力追捧!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改变世界!

2016年4月15日下午,弈投孵化器特邀新材料行业资深的行业专家、投资人国成投资经理罗刚,就我国新材料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投资趋势发表主题演讲,旨在帮助相关行业企业家梳理发展思路、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行业信息,促进新材料技术快速落地和产业化,助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新材料的概念: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新材料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成,传统材料经过组成、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从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出现新的性能都可发展成为新材料。

新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具有原发性的基础新材料,这种类别并不多见,而且研发的耗时、投入都比较大。另一种是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应用层面的工艺新材料。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基地,新材料下游化工、能源、建材、机械、IT 等行业发展迅速,新材料优异的产品性能和应用领域使其产品市场需求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新材料已成为支撑中国制造的基础行业。可以说任何现代工业的革新追根溯源,背后都有新材料的影子。

比如说蓝宝石,蓝宝石原来用于导弹、空军部队的整流罩,因为成本很高,基本上是美国与以色列掌握着蓝宝石相关的技术。例如之前某个企业就是蓝宝石工艺上的创新,能够使蓝宝石的生产的工艺、过程、稳定性大幅度提高。他们采用的方式是直接水解法,在提纯三氧化二铝的过程中不用添加剂,只用水一个作为载体的溶剂,因为一开始没有添加剂,那么后期就不需要析出,这样就可以保证产品的高纯度,而且降低了成本。蓝宝石除了军用之外,在其他的领域也有应用,包括华为、iWatch等等很多屏幕也是以蓝宝石材料为主。这个例子就说明虽然不是基础性的创新,但随着工艺、应用、结构的创新,使这个材料可以实现了从军用到民用。

新材料可以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之间相互交叉和嵌套。目前,一般按应用领域和当今的研究热点把新材料分为以下的主要领域: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含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以高分子材料为例,分为塑料、橡胶、纤维三大类。所以,新材料这个领域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阔的,严格意义上很难有什么新材料行业的通才专家。

当前国际上新材料研究与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1、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趋于一体化; 

以前更多的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是有分层的,实验室、大学、科研结构、厂商的分层,而现在随着创投行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在新材料的从研发到应用一体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包括投资也是一样,如果你在一个领域,没有后期的上下游的产业链的基础,那么投资是很难成功的。

2、从深入微观层次有目标地发现和开发新材料;

3、计算材料学-模拟-实验的结合是未来发展新材料的重要研究方法;

4、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国家对新材料研发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国家意志开始体现和主导。

例如先进院的硅通孔聚合物绝缘材料项目,国家政府向这个项目投资7个亿。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1. 国防军工的现代化将极大的拉动新材料的需求。

   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的要求,国家军费的支出绝对值不断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断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新材料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2. 国内消费增长刺激化工新材料的发展 。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对类似电子、汽车等消费品的需求,这些下游消费品的需求增速又带动了中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

3. 国内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我国新材料行业企业总体特征 :

1. 对外依存度高  
  数据显示在55%-65%之间,改性氟材料、高性能大压机材料等甚至在80%以上。  氟材料是军事应用比较广的材料,比如用于潜水艇的改性氟材料,几乎只有日本可以生产,日本向我国出口这些材料时是按公斤计算重量的,并且还会记录每批出口材料的用途。
2. 技术壁垒高  
  化工新材料的技术壁垒普遍较高,比如 MDI 行业,具有明显的“寡头”性质。目前,世界上真正掌握 MDI核心技术的只有8 家公司,均为诸如巴斯夫、拜耳等国际知名的化工企业,国内只有烟台万华(600309)掌握了此项技术。  
3. 企业规模小  
  几家主要新材料上市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 55500 万元左右,平均净利润大概为 6460万元。而像国外的知名化工企业例如巴斯夫、拜耳等都是百亿美元或者欧元级别的企业。
4. 存在一定程度恶性竞争  

高端的做不了,低端的价格竞争很大

十大限制对中国出口材料大盘点:

1、碳纤维
指碳的重量占 90%以上的纤维状碳材料。碳纤维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制成的材料,就是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

国外:现在国际碳纤维材料市场,小丝束碳纤维技术目前被日本东丽、东邦和三菱等企业控制,市场占有率70%,大丝束碳纤维由美国卓尔泰克、德国西格里公司和日本东邦集团控制,市场占有率80%左右。中国的碳纤维技术目前比较落后,该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江苏航科、中复神鹰等

2、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Polyimide),缩写为PI,是主链含有酰亚氨基团(─C─N─C─)的聚合物。聚酰亚胺主要分为脂肪族和芳香族两类,其中获得商业化应用的是芳香族。

聚酰亚胺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耐高温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无明显熔点,高绝缘性能,已经应用于各国航天航空领域以及美国军用舰船上的基本配置。

国外:

—  全球PI技术集中在少数国家的少数公司中,技术严密封锁!

—  PI纤维产品:全球供应集中于奥地利赢创一家,商品名“P84”;

—  PI薄膜产品:全球供应集中于杜邦、钟源化学等少数几家公司;

—  PI工程塑料:全球供应集中于沙特基础化学公司和杜邦,高端产品由于应用领域的特殊性,技术和产品基本不对中国出口。

国内:

—目前,中国有深圳惠程、丹邦科技和康达新材等涉足聚酰亚胺领域。国内生产装置多数为百吨级(国外基本是千吨级),且产品90%以上是薄膜。2014年3月康达新材公告研制的舰艇聚酰亚胺绝热材料通过了军方的研制鉴定审查,打破国外垄断。

3、钨合金:

钨的性质钨呈银白色,其熔点高达3400℃,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密度为19.3克/厘米3,为钢的2.5倍。钨的导电性较好,膨胀系数也较小,常温下比较稳定。钨与氢不起作用,在高温下钨与碳以及一些含碳气体反应生成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坚硬难熔的碳化物。含钨结构钢是制造现代兵器的主要钢种。

中国虽然钨储量丰富,全球绝大部分钨供应来自中国,钨探明储量中国占比达到60%以上,但是中国钨企业深加工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外大型钨企业相比差距很大,硬质合金产品以中低档为主,而且大多数还只是烧结态产品,高性能、高精度的高档硬质合金数控刀片等高附加值的钨制品仍需从国外进口 。

4、贫铀
U235含量比天然铀更低的铀叫贫铀,贫铀能大幅提升穿甲强度或装甲抗度,军事上常用做贫铀弹或装甲板材。

国外:按照铀矿石储量的保证程度排序,拥有超过150万吨地质储量的澳大利亚公司必和必拓首屈一指(占世界总储量的43%),拥有53.8万吨铀储量的俄罗斯公司APM3稳居第二位(14%) 。

美国为世界第四大铀资源国和第八大铀生产国,尽管美国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但对境内铀矿开发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国内:中国现有铀矿的情况并不理想,在全国200余座铀矿中,大部分为中小型矿床,而全球已知的、储量规模在500吨以上的582个矿床中我国仅占10余个,并且矿石品位以中低品位居多。

5、超高纯钛

超高纯钛被广泛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高端新型钛合金等产业,对航空航天、国防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价高达100万元/吨。

超高纯钛属国家战略性新材料,长期以来只有美国霍尼韦尔、日本东邦和大阪钛业3家公司能生产,并对我国严格限制出口。宁波江丰电子材料公司董事长姚力军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攻关,将纯度为99.8%的海绵钛提纯至99.999%的钛晶体,再通过真空电子束熔炼设备,将晶体铸造成高纯度钛材。目前,“年产250吨电子极低氧超高纯钛项目”已正式投产,产出了中国第一炉低氧超高纯钛。

6、马氏体时效钢

以无碳(或微碳)马氏体为基体的,时效时能产生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硬化的超高强度钢。马氏体时效钢用于制造铀浓缩用气体离心分离机,这利用了该钢种的极高强度、良好的加工性能以及优异的尺寸稳定性等特点,很少有其它材料能胜任这一用途。

国外:国际镍公司(INCO),钨钒高速工具钢公司(Vasco)等

国内:抚顺特钢等,但是国内的产量小,并且性能指标与国外还是有一定差距

7、含氟化合物

在军用尖端材料中,含氟材料占近一半(由于其独特优异的稳定性和其它物理特性);作为氟化工产业的重要产品,含氟新材料在空间探索、卫星通信、信息革命、半导体材料加工、新能源电池隔膜等领域应用广泛,是首选且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

国外:美国 AP公司、普拉塞尔技术有限公司 ; 日本的关东电化公司、三井化学公司等

国内:天合化工

军工材料领域有很多军工科研所,后来因为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改制,许多研究机构在改制过程当中有一些新材料领域比较高端的团队其实后期是闲置的,并没有得到好地利用。比如昆明贵研所,以前是中国贵金属研究的一个招牌,改制后就只重点研究贵金属这一部分内容,比如金、铂,但是像铝、铜这些领域的研究就不太做了,那么这一部分就搁置了一批人才,没有充分利用。

8、金属磁性材料

铁镍钼材料在国内军工领域应用最为广泛。钼被俗称为“战争金属”。原因很简单:把钼加到钢里,钢的强度,韧性以及耐高、抗腐蚀的本领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军工上,美国磁性材料公司要占有60%以上市场;工业上韩国企业占了70%的市场。

国外:日立金属;美磁公司(MAGNETICS)

国内:东磁的高端铁氧体批产材料如DMR95(PC95)、DMR50(PC50)

9、磷酸三丁酯
中文代号TBP,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应用在铀纯化研究和工业中。

这个领域除了军方几乎没有其他领域使用,所以对于创投来说基本上接触不到这个方面。

10、陶瓷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陶瓷为基体与各种纤维复合的一类复合材料。陶瓷基体可为氮化硅、碳化硅等高温结构陶瓷。这些先进陶瓷具有耐高温、高强度和刚度、相对重量较轻、抗腐蚀等优异性能,而其致命的弱点是具有脆性,处于应力状态时,会产生裂纹。而采用高强度、高弹性的纤维与基体复合,则是提高陶瓷韧性和可靠性的一个有效的方法。纤维能阻止裂纹的扩展,从而得到有优良韧性的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国外:GE航空正计划在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建设毗邻的大规模碳化硅(SiC)材料化生产厂,用来生产喷气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上的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公司将投资超过2亿美元建设2家工厂。

国内: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纤维对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包括C纤维增强微晶玻璃Cf/LAS、碳化硅纤维增强微晶玻璃SiCf/LAS、SiCf/LCAS,研究内容包括工艺、组成、显微结构、界面结构、力学性能和热处理等方面,开展研究的单位有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西安交大、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等,目前尚未有批量生产的报道。

2016新材料资本技术春季峰会评定的年度20大未来最具潜力新材料

具体包括:石墨烯、内嵌富勒烯、黑磷、3D打印材料、液态金属、气凝胶、离子液体、量子点、纳米点钙钛矿、超材料、柔性玻璃、人工晶体、泡沫金属、自组装(自修复)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磁(电)流体材料、可降解生物塑料、超导材料、碳纤维、碳纳米管。

新材料行业及企业的投资机会

1. 国家政策大力推动  

国家的、深圳市、各区的财政补贴、财政拨款和各类科研经费,只要企业的技术确实具有领先性,在深圳各个区都有专项的新材料领域的资金可以申报,拿个几十万、几百万都没问题,新材料领域目前是国家扶持的重点

2. 下游需求拉动凸显投资价值  

由于新材料技术壁垒较高,行业的议价能力强,仍处于行业快速发展的朝阳阶段。

 柔性显示现在下游比较刚性的需求是银行的Ukey,原来银行的ukey是像U盘一样的,有个屏幕不能折弯,现在银行想要把ukey做成卡片状,可以放在钱包里。因为钱包是软的,不管是放在口袋里还是公文包里有可能会折弯,这样有可能导致屏幕断掉。所以就迫切的需要将柔性显示的技术应用在新一代的卡片式的ukey中。包括可能未来的银行卡也会应用柔性显示。首先建行推出了中国第一个示范性的产品,用的是电子纸的方案,电子纸应用在卡片上大概成本有二十块,目前就有一家企业掌握的柔性显示的方案做这样一个卡片成本大概需要8块钱,是电子纸的三分之一,虽然电子纸的效果确实会比柔性显示的更好一些,但是作为一个卡片只需要看数字,不需要看图案,这就降低了这个ukey的制作成本。现在反过来是银行催企业什么时候能将这种卡片量产,下游的需求倒逼上游。

3. 革命性新材料出现改变产业发展路径  
  一般而言,革命性的新材料被研发出来并商业化运作后,往往带来相关产业的突变。例如,随着国产 SiC 晶片的商业化进程,困扰我国发展第三代的半导体基础原料问题得到了解决,高品质 LED 和半导体器件的生产成本将大幅降低。

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团队获得2015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唯一一等奖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大规模的商业化的生产和使用的话,将会有很重大的战略意义。

目前半导体产业可以用来做基板或者做支架的基本上分为三类:蓝宝石、碳化硅和硅板,蓝宝石成本最高,然而目前实际应用中蓝宝石应用是最多的,大概占了80%,碳化硅在实验室里面应用表现还不错,但是目前还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的应用。

新材料行业及企业的两大投资思路:进口替代与未来新兴材料。

“进口替代是现实,国内技术落后于国外的现实,因为有差距,所以有机会;新兴材料是创新,3D金属打印、富勒烯等等, 这些新兴材料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这更是机会。” 

循着“进口替代”这条主线寻找新材料行业投资机会属于比较懒惰的做法,投资机构可以比较轻松的从项目中后期切入分享行业价值。

着眼“未来新兴”是比较吃力、也比较冒险的投资策略,因为需要研究、预判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但一旦成功也受益巨大,适合比较有实力和行业经验的投资机构。

投资未来新兴材料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材料的研发是否成功,能否在真正意义上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第二需要预判所选择的新型材料在未来实际应用中是否能成为主流。比如说预判3D金属打印会成为主流方向,那么你去投资3D金属打印的材料才有意义,如果未来是塑胶成为主流,金属的需求量很小,那么金属材料成本再低也是没用的。所以说风险就在于预判方面,你的判断可能正确也有可能错误,这个错误不是指新材料研发是否成功的错误,而是指是否会出现替代性的产品。

新材料企业投资风险

第一是原料。许多企业用于生产的原料往上游方向追溯其实是依赖进口的。

第二是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很多新材料是依赖新的工艺,那么就要求企业设备要跟上。目前在设备方面中国处于落后地位,很多中国的材料类企业在研发时需要自己做设备,因为这个设备国内买不到,你要研发那么只能自己做一台。

第三是国内产学研脱节,许多成果产业化存在诸多困难,企业的科技更新速度慢。比如说纳米新材料。

第四是进入壁垒低。

第五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比如说显示材料,之前火了一阵的等离子屏幕,现在已很少使用了。

从投资机构的角度看是两大风险: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

与之可以相类比的是生物医药行业。

投资周期长:工艺革新、进口替代大约需要3-5年,新兴基础材料动辄十年、十数年。

投资金额大:研发周期长、设备投入大、下游客户印证和批量下单程序多周期长。

新材料投资技巧

熟悉上下游、建立产业链关系。

掌握时间、找准起爆点

一个行业从研发到产品出来到试样到送样到最后大规模的应用中间很多环节,投资就要找准起爆点。那么如何找准起爆点呢,一个是基于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第二也是有运气的成分。

保持耐心、持续投入。

最后,希望各位都能找到“时间是我们的朋友”一样的项目。

15 4月 2016

一眼看未来:全球“工业4.0”时代的重点产品领域和关键技术方向

前言

新兴战略性行业的重点产品和技术发展方向一直是弈投孵化器历年的研究重点,作为一家专注于为全球的创业者和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的、一站式创新和资本解决方案的科技金融孵化器,我们有必要随时洞察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及最新的投资趋势,同时,我们也有义务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的行业分析及技术指引,从而并帮助他们进行产品创新。本文为弈投孵化器年度系列研究报告之工业4.0行业研究报告浓缩版,侧重分析工业4.0行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方向。

一、工业4.0到底是什么

工业4.0最先由德国提出,类似的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 通过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实现为每个客户、每个产品进行不同的设计、零部件构成、产品订单、生产计划、生产制造、物流配送,杜绝整个链条中的浪费环节。工业4.0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在生产设备层面,通过嵌入不同的物联网传感器进行实时感知。通过宽带网络,通过数据对整个过程进行精确控制;在生产管理层面,通过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宽带网络、工业软件、管理软件等一系列技术构成服务互联网,实现物理设备的信息感知、网络通信、精确控制和远程协作。

二、民族情怀:全球“工业4.0”的华山论剑

纵观人类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的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让美、德雄踞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则维持了美国全球的霸主地位。每一次工业革命先有具备领先产品和技术的企业兴起,并带动产业发展,国家成为世界最强国。如今工业4.0即将到来,世界格局很可能发生变化,各国纷纷摩肩擦掌、重点部署,力争在未来工业时代成为先导,藉此成为世界霸主。工业4.0时代充满了挑战和机会,究竟哪个国家的哪些企业能够成龙成凤,让我们拭目以待。

1、德国

德国希望利用十年时间实现“工业4.0”战略,以保持其领先全球的制造能力和竞争力,目标是占据“大规模定制生产”时代的先发优势,从而获得相应行业标准的制定权和话语权。德国在工业4.0的优势为精益制造、智能生产。德国在工业4.0 的理念思考和创新实践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已经实施工业4.0的企业:Trumpf(激光)、SAP((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产品——企业管理解决方案)、BOSCH(汽车技术、工业技术和消费品及建筑技术) WITTENSTEIN(减速机)Festo(自动化技术供应商)。

2、美国

美国版“工业4.0”的优势为互联网、大数据、系统思维。美国工业互联网的主要思路主要集中在上游,通过面向系统而非面向零件来掌控市场。当前,美国的互联网以及ICT巨头与传统制造业领导厂商携手,GE、思科、IBM、AT&T英特尔等80多家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正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并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前瞻性布局,工业互联网已成为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3、日本

日本在“工业4.0”规划以“3D造型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革命”,战略重点人工智能和智能化生产线和3D造型技术。对于德国发起的这场产业革命,日本企业也不甘落后。三菱电机、富士通、日产、松下等约30家日本企业已发起组建“产业价值链主导权”联盟,共同探讨工厂互联的技术标准化,并争取使其成为国际标准。不过日本信息技术较为落后,成为其发展的不利因素。

4、中国

虽然在中高端制造业上与德国美国、日本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在“工业4.0”的优势为制造业产业链优势、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极不平衡,处在没有总体完成工业2.0(大规模制造机械化)和工业3.0(工业自动化),就需要面对工业4.0。极少数企业如海尔、美的等改变了流水线生产模式,进行细胞式、模块化生产,已经尝试工业3.5。按照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所说:德国是从工业3.0串联到工业4.0,中国是2.0、3.0一起并联到4.0。中国企业进入工业4.0时代任重而道远。

三、工业4.0时代全球创新型企业的重点产品领域和关键技术方向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带来制造业各种细分业的蓬勃发展,孕育一批高速成长的企业,与此同时,资本推波助澜,股权投资企业并协助企业价值增值,从而实现他们的逐利性。那么,具备哪些产品领域和技术的企业未来将最有机会呢?以下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最权威的回答:

分类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
重点 产品1、工业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 2、“云端” +“终端”工业大数据平台。 3、智慧工业云与制造业核心软件和重点领域工业应用软件。1、智能制造基础通信设备。 2、智能制造控制系统。 3、新型工业传感器、制造物联设备。 4、仪器仪表和检测设备。 5、制造信息安全保障产品。1.重点产品:电子信息设备、航空航天及发动机、传播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汽车装备制造设备及工业生产线。 2.增材制造装备。 3.高档数控系统。 4.高性能功能部件。1、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新一代机器人。 2.关键零部件。 机器人专用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高精度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和传感器。
关键 技术1、工业基础资源库与标准化技术。 2、“端到端”的工业软件安全技术。 3、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 4、设备端智能化技术。 5、工业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 6、数据驱动的构件组合技术。1、制造信息互联互通标准与接口技术。 2、工业传感器核心技术。 3、人工智能技术。 4、增强现实技术。1、装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全流程建模与仿真技术。 2、精密及超精密机床的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技术和大数据平台。 3、复杂型面和难加工材料高效加工及成形技术。 4、100%在线检测技术。1、整机技术系列化设计和批量化制造,提升控制、交互、可靠、安全性能。 2、关键部件技术。 3、集成应用技术,以提升机器人任务重构、偏差自适应调整的能力,提高机器人在人机共存环境中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促进人机交互。

 备注:本文摘选自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制造 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以上是对未来15年全球工业4.0的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的简要总结,代表了全球企业未来的创新和资本的制高点。一旦在以上重点产品领域具有专长并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企业将非常有机会迅速成长为我国乃至世界级的领先企业。不论中国工业4.0的发展是否顺利,都不影响发展过程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当前的大好机会下,我们的中小创新企业如何从中把握机会呢?

除了智能工厂外,诸如智能工厂顶层设计、转型路径图、软硬件一体化实施的工业4.0解决方案公司,以及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技术供应商,未来市场对它们的需求庞大,而且购买服务而非软件的趋势将使得企业利益长期化。这些深受资本青睐的项目,都是中小创新企业深耕发展的好方向。只要切实理解工业4.0的含义,找准自己在的定位和方向,中小创新企业的机会甚至比大企业更多。在德国,有很多中小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公司,正成为细化市场上的全球隐形冠军,对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给中国中小创新企业在工业4.0浪潮中如何规划未来目标,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工业4.0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工业4.0会让整个行业更为融合,实现提高效率和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各个环节会因为高度融合,而使得分工更加明细和专业,这就给小而美的企业带来大量的发展机会。目前,而国内的工业4.0浪潮刚刚起步,各行业的标准尚未确定,一切都是全新市场,几乎所有企业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中小创新企业没有任何历史包袱,还有着大企业无法比拟的决策和执行效率,这是它们的巨大优势。未来,没有传统观念禁锢的中小创新企业,轻装上阵,努力成为小而美的企业拥抱工业4.0大潮,或将是未来中国工业转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07 12月 2015

重磅报告:医疗健康行业2015盘点,干货来袭!(上)

弈投孵化器重磅发布,2015年医疗健康行业研究报告,一次看懂医疗健康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重点!

本研究报告是由弈投孵化器收集大量可靠的具权威性的资料及数据,仔细分析对比得出相关结论,并通过对弈投孵化器企业进行调研,进一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且与本行业专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后完成的。

本研究报告为大家从资本角度对于医疗健康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投资重点进行分析。同时为各投资机构、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提供行业研究和投资参考。

版权声明

本研究报告是基于我们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版权仅为商弈投资(TMFOX VENTURE PARTNERS)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01 12月 2015

重磅报告:医疗健康行业2015盘点,干货来袭!(下)

弈投孵化器重磅发布,2015年医疗健康行业研究报告,一次看懂医疗健康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重点!

本研究报告是由弈投孵化器收集大量可靠的具权威性的资料及数据,仔细分析对比得出相关结论,并通过对弈投孵化器企业进行调研,进一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且与本行业专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后完成的。

本研究报告为大家从资本角度对于医疗健康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投资重点进行分析。同时为各投资机构、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提供行业研究和投资参考。

版权声明

本研究报告是基于我们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版权仅为商弈投资(TMFOX VENTURE PARTNERS)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23 10月 2015

二、 被玩坏了的O2O该如何收场?

文章作者:David|商弈投资商务分析师

前言上周说完宏观方面创业圈与资本圈准备过冬,这周相信大家已经开始被BAT这些互联网巨头停止招聘,华为暴风裁员这些刷屏了吧。现今的情况就像七月份的股灾一样,由热火朝天急转直下打的大家措手不及。正如雕半仙雕爷年初所说下半年O2O企业倒闭潮将开始出现,连BAT这种级别的企业都开始缩减开支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经过2013-14年乃至15年上半年的撒钱铺市场之际,大家都会算这样一笔账,公司成立初期,一定会有一道选择题——到底是加大补贴求快速扩张?还是把控成本求公司持续发展?除了在这中间找平衡,还得考虑供应链及潜在的对手。

初期扩展,遇到竞争对手,摆在你面前的就是一道问答题——对手补贴,跟还是不跟?这时候,要考虑的就是在补贴力度与毛利之间找平衡。补贴力度太大,用户数、成交量提升,但很可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补贴力度太小,成本可控,利润有保证,但很可能让对手抢走用户后来者总是希望通过补贴,快速抢夺用户。。在上半场O2O 前面的那个 O 是线上,其实是前一段时间打得最凶狠的,各种移动互联网流量的跑马圈地,但后面的 O,线下部分,老实说,没谁来得及好好做。都是短时间内各种依靠烧钱弄来的人马,临时拼凑,哪有 “完美的顾客体验” 可言?

回顾一下这段时间的被刷屏的情况

阿里5.9亿投资魅族;

烧钱的滴滴快的合并;

在上半年亏损7930万美元的58并购了赶集;

OTA行业唯一盈利的携程并购了持续亏损的艺龙;

10月8日,美团大众点评合并成为新美大;

10月12日,58到家在卖给腾讯后,又以3亿美金再度卖了股份给阿里巴巴,估值10亿;10月15日,神州专车与e代驾正式合作,品牌及产品共享,对抗同样巨额亏损的滴滴;

10月16日,阿里巴巴以45亿美元现金收购优酷土豆为主体的合一集团;

10月17日,腾讯牵手京东推“品商”平台;

10月21日,乐视入主易到用车。

在这一系列的并购/投资事件中,虽然行业不同、并购大小不同,但有两点相似:

1、盈利的并购亏损的,估值高的并购估值低的

2、BAT成为VC后的另一个并购主角

至于下一阶段按照雕爷的两点说法

1停止烧钱

O2O 企业开始从 “跑马圈地” 争当细分领域第一名,转向 “苦练内功” 争当 “口碑第一名” 的努力。

因为烧钱竞争这件事,看数据时,不仅仅是和自己比,同比环比增长只是一个侧面,另一面是市场相对名次——为啥大家都必须争当细分领域的第一?因为只有第一名能持续拿到投资!(有些较大的领域第二名也行)简单说,当市场地位确立、领先很明显时,反正 小企业 也不咋动弹了,大企业 还那么嗨的烧,干啥哩。

2能活下来的 O2O 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 “边界” 在哪里了。

啥是 “边界” 呢?就是说,任何一个 O2O 企业,不可能只干一件事,也不可能事事都干。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怎么去把自己的优势延伸。

未来属于练好内功的正现金流公司

正现金流公司拥有自我造血能力,能持续的发展自我,获得更多的机会,占得一席之地。

1盈利才是王道

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公司才能扛过资本寒冬。在资本寒冬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只能靠企业自己活过来。在资本寒冬活下来的只有三类公司:

1、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可以自我增长的公司。

2、寒冬前已经储备了一定余粮的公司。

3、不得已降低估值壮士断腕的公司。

2盈利能力是企业良好运营能力的背书

在同等条件下,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越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盈利能力是企业内功的佐证,这是纯靠烧钱所烧不出来的。

3盈利能力可以让企业不受桎梏的拓展新战略

如果你有一个愿意无条件支持你的“亲爹”,不能无条件支持都不行,如果你不确定你有没有这份运气或者魅力,那可以思考下烧钱换市场是否适合自 己了,当然期望拿工资和借公司提升行业知名度而不是打造一个成功企业的 另当别论。

4VC逐利的本质带来骨子里的短视和与企业的天然冲突

VC的资金来源是有时间限制的,这是VC最主要的利润来源。VC利润来源的机制决定了他们的投资期限必然是中短期的。

BAT为什么能当接盘侠

首先体量方面,腾讯和阿里巴巴,百度都是妥妥的超级现金流公司。曾经创业者绕不过的问题是是BAT抄袭你怎么办?现在绕不过的问题是BAT不投你怎么办?BAT站队到底怎么选?

1马太效应让BAT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BAT因为一步领先步步领先,马太效应在互联网的表现尤为突出,无论互联网形态怎么发展,BAT仍然牢牢的把控着最为巨大的产品和用户资源,BAT的新产品尝试很容易获得海量的用户,这也是为什么具有巨大市场的新产品的兴起越来越受到影响,BAT抄你你怎么办的症结所在。

2BAT需要通过并购拓宽护城河,加固企业核心优势

随着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的兴起,服务和细分客群变得更加重要,单纯靠“抄袭”来复制对手成功已经成为越来越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BAT大举以并购的方式入股企业。

3BATVC更容易与企业乘坐一条船,而不是短视

BAT本身是从企业做起,对企业发展阶段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这是BAT投资与VC投资最大的不同。BAT投资无外乎四种:1.现有业务互补;2.新兴业务布局;3.财务投资;4.抹杀创新,消除竞争。无论是那种投资动因,BAT对企业发展的干涉和短时间内的目标监管都比VC要宽松得多。

4BAT是最好的“接盘侠”

对于创业者而言, VC的退出渠道实在太有限了,一种方式是找到新的接盘侠退出,无论这个接盘侠是新的投资者还是并购,而并购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达成。另一种方式是熬到IPO,但IPO受政策性影响太强,很容易出现窗口关闭或流血上市。而对于BAT而言情况就不同了,因为BAT本身的企业特性,创业者多了一种选择,不仅可以被BAT增持,甚至在贴合产品的情况下可能被BAT全资收购,获得发展的第二春。

5BAT的资源优势是创业企业缺乏的

BAT对企业提供最大的支持不是资金,而是人和资源,BAT拥有每家都拥有自己最为独特和无法复制的资源优势,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数据的交叉浮现必不可缺少的一环就是海量数据,BAT就是海量的数据源,BAT最终都会走向开放,但开放给谁,将那些信息孤岛连接起来的决策权掌握在BAT手中,通过投资的方式接入BAT的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在O2O的下半场,企业是如何练好内功并确定自己的边界,是选择瘦身还是选择去抢劫,是成为巨头的盘中餐还是悄然无声地消失,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