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健康

13 9月 2021
DTX

DTx:全球数字疗法创新与投资观察

软件能治病?对于大多数非专业人士来说,这个概念是匪夷所思的事情。2013年,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数字健康公司 Welldoc 的BlueStar上市,它是第一个作为处方药通过FDA审批的移动APP。其帮助人们记录血糖、血压、药物、活动、饮食和体重,并进入美国医保体系。这个软件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常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的指标),比单独使用传统药物效果更好。我们称这个软件为数字疗法(DTx)。数字疗法(DTx)是基于证据,由高质量的软件程序驱动,通常用于提供预防,管理或治疗医学上的疾病,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与传统药物、医疗设备等配合使用。仅仅在过去的十年中,DTx 产品在许多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疾病的患者管理中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心理健康领域。随着新冠疫情带来的焦虑和抑郁继续损害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数字疗法 (DTx)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本观察通过从全球临床试验、产品创新路径、监管和投资的角度,和广大创业者分享全球最新进展,促进中国数字疗法 (DTx)的创新和投资。

全球临床进展

全球数字疗法(DTx)的临床试验从2013年后就保持三位数的增长,美国是全球数字疗法(DTx)研发最活跃的地区,中国在近年也开始发力数字疗法。数字疗法(DTx)主要集中在精神心理疾病和中枢神经疾病领域。

根据美国临床数据库( ClinicalTrials.gov )显示,数字疗法(DTx)的临床实验在2015年新增270例,到2019年增长到577例。因为疫情的影响,2020年提交的例数有所回落,为515例,但在2021年,基于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影响和风险投资的加持,截止9月份,合计增加了643例,如下图所示:

截止2021年9月,全球共有4502例基于数字疗法(DTx)的临床研究。美国本土的临床研究为1619例,占比35.9%,是全球数字疗法(DTx)研发最活跃的地区。欧盟为1308例,占比29%, 紧随美国之后。东亚地区为368例,占比8.17%,排在全球第三位,其中,中国157例,台湾地区88例,香港42例,韩国70例,日本41例。全球分布如下图所示:

按照临床试验实施阶段来划分,已经完成2034例,占比45%;正在进行的1704例,占比37.8%;状态无更新的458例,占比10%;终止研究的201例,占比4%;撤回85例。

按照临床病种来划分,数字疗法(DTx)在精神心理领域的临床最多,一共3080例,占比68%;排在第二位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一共496例,占比为11%;位居第三的是皮肤病方面的临床,合计468例;排在第四位的是脑部疾病,共461例。数字疗法(DTx)在心血管疾病、疼痛管理、免疫系统方面都有超过200例的临床研究。在精神心理领域,精神紊乱和精神障碍的临床数量最多,分别达到767和766例,认知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395例,抑郁管理201例。如下图所示:

产品创新路径

数字疗法(DTx)的产品研发比传统药物或者医疗设备更具备挑战性。在众多可能的应用场景假设成立后,高质量的产品研发需要用AI技术在复杂的场景下针对不同使用者的年龄阶段、性别、甚至特殊工作背景,以及不同认知行为的交互中找到“靶点”。同时,要求DTx能够实时的证明其效果,并且必须符合网络和数据安全规定。初创企业在决定进入这个领域之前,要客观的评价是否具备上述能力。

根据生物物理学Oliver Fleetwood博士和企业家 John Drakenberg Renander创办的数字疗法(DTx)研发平台Alex Therapeutics的建议,数字疗法(DTx)的产品研发首先建立能足够模拟在特定适应症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解决未来问题的算法,这个工作一般需要海量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才能够完成。其次要模仿精神心理专家的治疗经验,这些经验必须以效果为基础并且有证据支持的成熟治疗方法,目前主要使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CBT)。与此同时要以用户的反馈为依据,在患者体验、教育和使用技巧方面提供支持,确保友好体验,增加依从性。和传统软件设计不同的是,还需要考虑网络和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和有效性。监管合规是最复杂的部分,产品研发需要事先考虑各地区正在缓慢完善的监管体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非盈利组织数字疗法联盟( Digital Therapeutics Alliance)给出的原则框架,数字疗法(DTx)的产品根据主要目的一般会分为治疗疾病、管理疾病和改善健康(预防)三类,三类产品都必须要有临床数据证明和持续性的数据支持,另外还需要监管机构或国家指定的机构进行功效和安全性验证。三类产品中,治疗类的必须经医生处方才可使用,管理和改善健康类的处方或非处方均可。但是这些看起来简单的要求,在现实中比传统药物和医疗设备研发更复杂。Pear Therapeutics 的首席执行官 Corey McCann 博士认为,和传统药物的二元化研发路径不同的是,数字疗法(DTx)涉及复合学科的问题,你不但需要精神心理专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需要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在软件开发、产品开发、临床试验设计、质量管理系统、设备监管、网络安全等方面以端对端和跨职能协作的方式来完成产品研发。

Click Therapeutics 的首席战略官 Austin Speier认为,很多初创团队很急切的进入这个领域并试图在这条路线上走捷径,他们过分依赖于现有数据或现有产品中的不足来制定数字疗法(DTx)的研发路径,但是这样的决策会被患者群体的体验和实时动态的监管体系迎头痛击,因为我们需要让行为科学家、临床医生、神经科学家在产品研发中发挥作用,需要大家非常有条理和系统的进行协作,需要在知识资产上进行大量的投资,而不是冲找疾病本身去。

比如,首批批准的疗法中:美国Pear therapeutics用于治疗非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的 reSET 和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的 reSET-O。reSET 应用程序与面对面咨询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戒断率和治疗依从性。在使用 reSET 应用程序的患者中,40.3% 的患者在研究结束时戒烟,而在未使用该应用程序的对照组中,这一比例为 17.6%;在reSET-O的临床研究中,82%接受丁丙诺啡联合reSET-O治疗的患者在 12 周时仍能继续接受治疗,而单独接受丁丙诺啡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 68%。(这句话应该是想证明上一句戒断率和依从性?)。Somryst于2020年11月被推出,作为一种数字疗法,已被证明可以改善慢性失眠的症状。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 Sleepio不仅可以改善失眠,还可以改善抑郁个体的睡眠和心理健康。在临床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使用 Sleepio 可改善 76% 的失眠和48%的抑郁症状。2020年6 月,FDA 批准EndeavorRxTM(AKL-T01)作为多动症(ADHD)儿童的处方药。EndeavorRx对 600多名儿童进行了5项临床研究,这些研究表明该数字疗法改善了ADHD儿童注意力的客观测量指标有三分之一的儿童在治疗四周后至少有1项客观指标达到正常值。大约一半受试儿童的父母发现孩子在治疗1个月后发生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日常行为改善;在完成第二个月的治疗后,增加到 68%。

监管和合规

从美国FDA 推动创新监管模式(Pre-cert pilot program)到德国建立DiGA,数字疗法逐渐在医疗健康生态系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全球的监管机构在市场的推动下也以鼓励数字疗法(DTx)的态度和加快完善监管审批的工作节奏在推进此类创新。

目前全球监管机构对数字疗法(DTx)的审批都基于5大原则,首先需要审查的是患者的安全是否能够得到持续的保障,这是所有数字治疗产品的核心。其次要从产品的有效性方面继续评估,软件作为医疗设备(SaMD)可否证明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测试、治疗和交付。第三是在临床上是否能够保障以患者为中心的需求得到满足。第四不仅仅是产品本身,产品交付的所有人是否能够保障网络安全,是否存在保障网络安全的风控机制。最后一个原则是通过持续对患者的检测能够预先把患者变化的需求和文化因素也包含进去。如下图所示:

美国FDA的数字健康中心 (DHCoE) 和放射健康中心 (CDRH)协调整个 FDA 的数字健康工作。2017 年 9 月,FDA 从 100 多家申请人中选出了 9 家公司作为数字治疗研发示范项目(Pre certify pilot program的示范单位,包括苹果Apple、Fitbit、Johnson & Johnson、Pear Therapeutics、Roche、Samsung等公司。参与的公司除了解决应用程序进行迭代改进时审查效率低下的问题之外,把监管的重点放到了公司治理的监管上,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FDA在2020 年 9 月更新了在未来推进该计划的时间表,包括医保体系如何承载数字治疗(DTx)的问题。 与此同时,德国的医保体系以非常规的宽容为7000万德国人承担了数字治疗(DTx)的账单。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所 (BfArM) 发布了有关数字健康应用程序 (DiGA) 必须经过评估才能获得报销的指南。首先,任何应用程序必须符合欧盟医疗器械指令 (MDD) 下的风险等级 I 或 IIa,或者更重要的是,符合即将出台的医疗器械法规 (MDR)。除了满足 MDD/MDR 标准之外,BfArM 的指南还定义了对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问题的要求,以及 DiGA 开发人员必须遵照其 DTx 获得批准的时间表。

投资

去年,Insider Intelligence 预计 DTx 空间到 2025 年将达到近90亿美元,但其新预测到2025年DTx 将成为一个价值 560 亿美元的全球机会。在接下来的五年中,DTx 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和倒闭可能会增加。制药公司也可能成为 DTx 供应商的积极收购者,而大型并购是市场成熟和未来增长的关键标志。 那些选择不加入 DTx 潮流的公司可能会错过一个巨大的机会——不抓住机会与 DTx 供应商建立联系的制药公司和医疗设备制造商有可能将市场份额输给新兴竞争对手。最近几年的投资如下图所示。

结语

  1. 近年来,针对心理健康领域未满足需求的应用领域的 DTx 产品研发的广度和速度都迅速增长,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呈指数级上升。
  2. 数字疗法(DTx)的研发最具有挑战的是在跨学科的知识积累中找到能够持续解决患者问题的靶点,这和传统的药物研发的二元式路径截然不同,创业公司需要严肃评估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后决定是否进入。
  3. 数字疗法(DTx)监管的核心在整个产品研发、销售和交付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身,这样的监管方式决定了创业公司的高投入。
  4. 我们认为数字疗法(DTx)在中国市场的潜力将会被逐步挖掘,尤其是在精神心理健康产业。数字疗法(DTx)的逐步普及,是传统治疗方法的必要补充,也是精神心理健康平台类公司逐步标准化解决方案的重要工具。

参考资料

  1. Patel, N.A., Butte, A.J. Characteristics and challenges of the clinical pipeline of digital therapeutics. npj Digit. Med. 3, 159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746-020-00370-8
  2. Digital Therapeutics Alliance. https://dtxalliance.org (2020).
  3. The emerging world of digital therapeutics, Nature, OUTLOOK 25 September 2019
  4. Build or buy: How should new DTx players be developing their digital treatments? Dave Muoio, MobiHealthNews 2021
  5.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Enforcement policy for non-invasive remote monitoring devices used to support patient monitoring during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vised). (2020).
  6. Welldoc. https://www.welldo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HCP-Reference-Manual-On-line_.pdf (2019)
  7.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LM)  ClinicalTrials.gov

作者

于翔宇 商弈投资创始人 弈投医疗董事长
熊晓佳 商弈投资合伙人 弈投医疗首席医疗官

06 9月 2021
Headspaceginer

Headspace和Ginger合并的焦虑

2021年8月25日,美国两家心理健康独角兽Headspace 和 Ginger 宣布合并,该交易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Headspace 是一款面向员工的冥想应用程序,直接向消费者和企业销售,专注于自我导向的冥想和其他正念。去年筹集了 1 亿美元的股权融资。Ginger 除了基于文本的指导和基于视频的治疗和精神病学之外,还提供自我指导治疗。它已成为公司向员工提供基本心理健康资源的流行方式。在获得黑石集团的1亿美元投资后,今年早些时候的估值达到了10亿美元。两家独角兽合并后,新公司 Headspace Health 的的估值达到30 亿美元,使其成为争夺在心理健康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的公司中的佼佼者。在媒体和创业圈欢呼的要创造一个伟大的精神心理健康市场的时候,我们也体会到资本市场和精神心理健康创业者对未来的焦虑。

焦虑一:客户需求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关怀

基于互联网的创新似乎让患者疲于应付在不同的场景中做选择,他们更希望有一个一目了然的平台来完成全流程诊疗,而不是在不同的平台之间切换。对于精神心理健康产业,80% 的成本和复杂性来自严重的精神疾病,但 80% 的初创公司从较低的急性护理开始。合并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渴望解决非急性疾病以外的问题。

一位美国创业者 在创业项目的调研中发现,精神心理方面的应用程序的客户留存率不到20%,60%的患者在试用此类应用程序6个月后会去尝试新的程序,因此他的想法是患者会对自己的手机忠诚,但决不会对某个程序一往情深,除非这个程序成为他治疗中的一个工具,或者提供全方面的服务。

Headspace 和 Ginger 的合并可以向我们展示心理健康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是什么样子。正如 Omers Ventures 的 Chrissy Farr 所说,一些患者可以使用随时间变化的来不断的调整自己需求的心理治疗组合方案。因此患者在心理健康护理方面有更多选择,从冥想到文本再到 Zoom 治疗课程。7WireVenture 的 Alyssa Jaffe 指出,心理健康方面 80% 的成本和复杂性来自严重的精神疾病,但 80% 的初创公司从较低的急性护理开始。很显然,Headspace 和 Ginger的合并体他们可能会更加渴望解决非急性疾病以外的问题。

焦虑二:优质医生资源的抢夺

全球精神心理疾病的迅猛增长让优质心理医生(包括精神科执业医师和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变得异常短缺,从而导致心理服务的短缺和价格飞涨。作为平台型公司的Headspace 和 Ginger,也面临来自于Calm等竞争对手对优势心理医生的争夺,合并将使得两家公司能够有效的拓展和巩固这些核心资源。

Headspace 和 Ginger 都认识到,心理健康危机无法通过简单地雇用更多治疗师或将护理转移到网上来解决,通过合并,他们可以解决从预防到临床护理的全方位心理健康需求。Headspace 首席执行官 CeCe Morken 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正在目睹一场不同于我们一生中经历过的任何心理健康危机,但今天的大多数心理保健既无法广泛获得,也无法负担得起。” 。

  根据Merritt Hawkins2018 年报告《沉默的短缺:精神病学的供应、需求和招聘趋势白皮书》显示,美国约有 30,451 名执业精神科医生。每10万人中约有 9 名精神科医生,低于每10万人中近 15 名的人数。而且精神科医生的分布极其不平衡,例如,纽约州部分地区每 10万人中有 612 名精神科医生,但爱达荷州每 10万 人中不到 1 名。

焦虑三:持续恶化的精神心理服务质量标准

以病床为主要发展指标的传统巨头UHS和ACADIA的模式显然不是这些创新性独角兽Headspace 和 Ginger的终极目标, 他们的合并也是通过市场的力量给滞后的监管体系提醒,要正视和加快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否则市场迟早会良莠不齐。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2018年1月发表的《衡量和提高精神卫生保健的质量:全球视角》期刊文章指出,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精神卫生保健质量测量和基于测量的护理在卫生保健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薄弱。包括政策和技术的限制以及精神卫生质量措施的科学证据有限、缺乏提供者培训和支持,以及将精神卫生保健纳入一般精神卫生保健的文化障碍卫生环境。例如,在美国,质量衡量标准用于慢性疾病,以通过医疗保险、政府针对老年人的公共保险计划(例如,基于价值的购买修正)、医疗补助和州医疗补助报告计划来设置报销,以及对私营部门的护理质量进行基准测试(例如,PhysicianCompare.Gov 、HospitalCompare.Gov )。然而,尽管十年前通过的心理健康平等法规定了心理健康状况的平等覆盖,并且有超过 500 项监测心理保健质量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中只有 5% 实际用于上述主要质量报告计划,只有 10% 的措施得到美国国家质量论坛 的认可(例如,基于价值的住院精神病学质量报告计划)。在这些可用的衡量标准中,大多数 (72%) 侧重于与结果相去甚远的过程(例如筛查/评估)而不是表明治疗充分性或精神卫生保健强度的过程衡量标准。

Headspace 和 Ginger的合并显示考虑到了这一点,以病床为主要发展指标的传统巨头UHS和ACADIA的模式显然不是这些创新性独角兽的终极目标,只有10%不到的净利润空间和对人力的高强度依赖并不是他们看中的。他们更看中的是巨大的精神心理健康疾病发展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市场。但是,政策总是在拖市场的后腿,那些已经过时的质量、安全、有效性、和收费标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联邦、州、和商业公司进行谈判。Headspace 和 Ginger的意图是既然政策制定者无法在短时间内出台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那么我们就以客户为中心来让客户制定行业的规范和标准,从而形成绝对的垄断,否则,市场的未来谁说了算,完全取决于臃肿的官僚体系。

对中国精神心理健康市场的启示

  1. Headspace 和 Ginger的合并,在未来将会对传统巨头UHS的业务格局产生直接的挑战。也正是创业者和投资者对这个市场的焦虑,才促进整体市场的不断创新和优化。Headspace 和 Ginger的合并后形成的Headspace Health, 将以市场化的手法,以客户为中心来形成精神心理健康的产业标准。
  2. 对于不温不火的中国精神心理健康市场,那些过去默默无闻耕耘的隐形杀手锏公司,将会从Headspace 和 Ginger的合并读懂未来的发展之路,资本市场也会从这个交易中洞悉未来的机会从而催化这个正在觉醒的市场,因为这个市场本身就是存在的。
  3. 技术创新将有例可循。客户会在巨头的服务下形成对精神心理健康服务标准的概念,从而以更加挑剔的眼光来选择各种创新工具。这虽然给众多的创业企业带来挑战,但跟多的是用市场化的力量来约束没有节制和粗制滥造的创新行为。
30 8月 2021
下一站:全面精神心理健康

下一站:全民精神心理健康?

– 中美精神心理健康市场创新投资观察

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 73.6%的中国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占16.1%。2019年,美国的精神心理健康产业总规模190多亿美金,而同期中国400亿人民币不到。是中国精神心理疾病没有美国严重,还是问题没有被发掘?在这篇观察中,我们把一些思考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中国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创业者、投资者或者饱受精神心理疾病影响的人们抛砖引玉,一起做思想碰撞,一起能让更多的人受益,因为我们自己很可能也处在这个需求的边缘。

公众和个人的排斥意识

美国文化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知要比中国更早,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认同精神心理疾病作为常见疾病而存在。公众、媒体、个人意识形态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排斥可以通过教育、人文等方式逐步改善,但最终还是要靠完善的诊疗和康复护理体系来完成。

精神心理疾病能够被大多数西方文化所接受,公众或个人认可精神心理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病的形式存在。但是西方国家中一些经济竞争激烈的地区也存在蔑视精神心理疾病的运动。对弱者的同情和对人类的热爱总体上是走向去污名化的动力。但是,保护弱者和被污名化的人可能会达到其他社会目的:通过表现出仁慈,确认了自己的社会权威,并承诺保护有潜在脆弱性的人,从而增强了安全感和凝聚力。

在东方文化中,很少提及对精神心理疾病耻辱意识的研究,这并不代表没有,或许情况更糟糕。我们在选定的熟人圈(50人样本量)做了一个调查:8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心理疾病,但是5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的三年中经历过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异常低落或和失眠或和酗酒;76%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和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人交往,只有13%的受访者表示在知道对方患有心理疾病的情况下仍可以接受交往;同时,93%的受访者认为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机构为精神病医院。

当前社会对精神心理疾病存在歧视,一是某些人囿于偏见,认为患者在道德方面有污点。二是社会关心、关怀的氛围和机制还不健全,使大多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很难真正融入社会。医学尤其是社会医学已充分说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并不比健康人更具危险性,他们某些怪异的举动是因为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发生了异常,这些异常源于大脑功能的紊乱,与其他器官的病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是可治疗、可治愈的。社会的歧视反倒增加了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还会加速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短板”效应。

心理健康市场

中国精神心理疾病市场的发病率和造成的损失并不比美国市场低,但是中美在精神心理疾病的政策引导、基础研究、基础设施建设、诊断、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投资方面。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各种行为失常恶性事件说明,中国处于精神心理健康管理的临界点。

美国心理疾病国家联盟(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201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有20.6 的成年人患有精神疾病(5150万人);有5.2 的美国成年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1310万人),有3.8%的美国成年人同时发生物质使用障碍和精神疾病(950万人)。在2019年,美国有43.8%的美国患有精神疾病的成年人接受了治疗;美国65.5%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成年人接受了治疗。美国成年人每8例急诊就诊中就有1例涉及精神疾病和药物滥用疾病(估计有1200万人次);情绪障碍是美国所有45岁以下人群中最常见的住院原因(不包括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住院时间)。在整个美国经济中,严重的精神疾病每年造成1932亿美元的损失。

中国大健康产业的5万亿产值中(2017数据),心理健康只有400多亿。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936家,开设床位数43.3万张,比2010年(1650家机构、22.8万张)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国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7733人,精神科护士57591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有90余万人次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目前73.6%的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有16.1%。心理健康状态与躯体生理健康状态密切相关,慢病人群中有50.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倾向。

技术创新路径

通过对美国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1000家创业公司创业方向的梳理发现,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专业人员的匮乏,以及市场教育是这些创业公司要解决的问题。从风险投资参与的角度,投资人更愿意投资那些以诊疗服务为主,并能够结合人工智能、数字疗法的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心理健康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医生们更愿意用效果和数据来判断这些新技术创新路径的可靠性。

我们调查的1000家心理健康领域的创业公司,80%以上创立于2010年后。用于管理睡眠,冥想正念,呼吸调节以及在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等工具和游戏类应用程序是创业公司比较集中的地方,占比24%;能够整合心理健康产业资源,为企业或者医疗服务商提供搜索和资源配置的B2B工具的创业公司占比18.7%;排在第三位的是,能够主动或者被动追踪和评估患者情绪和心理活动的测量和测试工具类创业公司,占比16.6%;能够让患者和精神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参与远程诊疗类的创业公司占比15.9%;提供医疗服务的实体机构,药物等非科技类创业公司,占比9.5%;与药物和行为干预结合的数字疗法占比8.6%。排在末位的是提供社区社群情感沟通的工具,占比6.7%,如下图所示。

美国心理健康创业公司分类

但是投资人的兴趣和创业公司集中的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应用程序在这个领域中占了初创企业的大部分,迄今为止,数字治疗(DTX)已经获得了最大的资金份额,占比为30%。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通过FDA批准而不是构建应用程序的资本密集型性质所驱动的。虽然我们一般认为用于测量和追踪患者心理活动的工具在心理健康领域能够逐步解决人工成本高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是资金进入的很少,只占比7%。如下图所示。

美国风险投资资料流向分类

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医学服务对象是完整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人,而不仅仅是一架“生理机器”。杜克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神经认知障碍项目负责人Murali Doraiswamy博士认为,在美国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精神病医生和治疗师严重短缺,但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填补这个空白,Murali Doraiswamy博士保持低调的态度。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生物工程副教授Alex Leow博士认为“当神经影像学第一次出现时,我们希望通过将基因组学的力量与这项新技术结合起来,我们将能够识别出特定的大脑活动模式,从而告诉我们这个人是否沮丧,这个人是否躁狂”。超过200项研究已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区分特定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人群与正常人群的大脑差异。但是,这些发现目前还不能使临床护理获得飞跃。Leow说:“当您只关心要治疗的这个特定人时,这些模式不一定会转变为临床使用。”  哈佛大学医学院数字精神病学中心主任John Torus博士认为,在心理健康方面,目前的创新还没有成为国家标准或人们一直使用的工具。”

投资并购

相对于如火如荼的美国心理健康投资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对心理健康的行为显得格外冷清,在认知上容易把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作为一个概念来对待。我们需要把被污名化的精神心理疾病和口语化的“神经病”区分开来并且消除歧视。截止2020年初,美国的心理健康行业出现了1290家科技型创业公司,中国市场上冒出头角的同类公司有400多家。美国市场上超过10亿美金估值的独角兽有7家,而中国市场同类公司走到C轮融资的只有3家。心理健康市场作为一个非常碎片化的市场,未来的并购将会很频繁。

作为数字健康投资热潮的一部分,投资者在过去几年开始涉足心理健康领域,到 2020 年底,风险投资者向心理健康相关初创公司投入了创纪录的 15 亿美元。在数字健康 IPO、SPAC 交易和并购活动的推动下,美国现在有 7 家心理健康独角兽,而一年前只有两家。根据CB Insights 的数据, 2020 年,心理健康初创公司的资金是四年前投资者 2.75 亿美元的 5.5 倍。去年有 124 笔交易,而 2016 年为 69 笔。 远程精神病学和专业药房公司 Genoa Health 在 2018 年以 25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 United Health Group,成为美国心理健康领域的第一个独角兽。Venrock 的合伙人 Bob Kocher 押注 Lyra Health,这家公司是他在 2015 年与前 Facebook 首席财务官大卫·埃伯斯曼 (David Ebersman) 共同创立的。Lyra Health 在 1 月份的一轮融资中价值 23 亿美元,专门针对大型雇主,客户包括摩根士丹利、eBay 等。在线正念冥想运营商Calm的估值也达到了20亿美金。在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下, BetterUp(估值19亿美金)、Talkspace (估值14亿美元)、Modern Health(估值12亿美元)、Ginger (估值11亿美元)于 2021 年加入该俱乐部。

全球数字心理健康领域近五年来发展活跃,成立较早的企业中已经有一批公司商业模式走向成熟;同时,新兴初创公司、创新商业模式依然层出不穷;数字心理健康赛道在中国仍然是一片蓝海,创业公司整体数量参与不多,且企业大多在发展初期。2020年,专注在儿童自闭症康复和治疗的大米小米完成C轮融资,2021年,精神心理数字诊疗平台昭阳医生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经纬中国和千骥资本联合领投,欧普家族办公室跟投。成立于2016年的好心情,聚焦于中枢神经领域利用智能化的诊疗系统和互联网医院服务体系,帮助精神心理类疾病用户提供智慧的康复管理和在线医疗服务。在成立不足一年时,好心情就获得了由恩华药业领投的天使轮资金5000万。2018年,好心情又获得了中子资本和韩国KIP的数千万元Pre-A轮投资,累计融资超过1.25亿人民币。

站在全球的维度,精神心理健康是一个特别碎片化的市场,因此决定了并购将给这个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提供更多的发展和退出机会。在传统巨头UHS和ACADIA通过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并购整合来完成持续的规模增长。在未来几年里,我们相信保险公司、传统的医疗服务机构、甚至非医疗领域的买家都会持续关注这个领域的并购机会。比如,2019 年Anthem Inc. 收购了Beacon Health Options;2021年,独角兽Talkspace和Ginger完成合并。

结语

  1. 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大多数需要帮助的人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帮助,这是由于对社会耻辱风气、高额支付费用和怎么获取优质诊疗服务等方面的担忧。国家层面对于心理问题污名化的教育和公众的意识正在觉醒。同时,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医保政策方面开始向心理健康领域倾斜,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5年,中国的心理健康市场规模将过千亿。
  2. 截止2020年底,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全国在心理健康领域的企业数量在9.7万左右,活跃企业在4.5万家左右,技术驱动类的公司只有400多家。绝大多数企业以心理咨询工作室而存在,取得医疗资质的机构也屈指可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品和服务的形成,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3. 同时,基于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产业服务体系、双向人才培养是国家层面需要重点补足的短板。
  4. 我们不认为目前资本市场会出现专门投资心理健康领域的大型基金,这就是心理健康产业走向繁荣的最大障碍。但是我们认为医疗健康产业类投资和并购将会成为中国心理健康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作者

弈投创始人于翔宇
商弈投资创始人
弈投医疗董事长
邮件:andy@tmfox.com
商弈投资合伙人
弈投医疗副总裁、首席医学官(CMO)
邮件:jocey@tmfox.com

关于弈投实验室

弈投实验室是国内第一家虚拟孵化器运营商商弈投资(TMFOX)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联合学术研究专家组建的科研型加速器。“弈投实验室” 聚焦慢性病、心理健康、智能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学术和应用技术课题研究赋能该领域的海内外的创业团队,帮助它们完成产品设计、临床和监管审批模拟,以及小批量生产,达到成果转化以及核心技术商用化加速的目标。